防雷工程訊:避雷針年久失修 小心引“雷”入室
發布時間:2015-8-26 點擊:2203
防雷工程訊:避雷針年久失修 小心引“雷”入室
夏日是雷雨多發的季節,今年我市的雷雨天氣比往年多。關于高層住所來說,避雷設備是雷電的克星,也是人身和財產的保護傘。那么,避雷設備因年長日久防雷功能是不是會減弱?這些避雷設備是不是有人定時檢查呢?為此,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多個小區的避雷設備并沒有進行年檢,一些老舊小區的高樓還沒有避雷設備,或許避雷設備長時間無人管理,已出現老化損壞等表象。
8月24日,記者走訪了永豐、水塔區域的高層小區,不少避雷設備都已出現不同程度的腐蝕表象。
永豐的五金城小區,樓頂的避雷針已經銹蝕;永豐17層沒有看到避雷針的蹤影;水塔的高層小區的避雷針支架斷開……最為常見的是,不少高層的樓頂架設著太陽能和電線,非常容易形成雷擊。防雷工程
“雷雨時,雷電的溫度高達6000~10000攝氏度,高層住所如果不注意防雷,雷電形成的危害將非常嚴重。”市氣象局執法大隊的黃隊長坦言道。
記者隨后詢問了數位小區居民,他們均不清楚樓頂是不是安有避雷設備以及避雷設備是不是有人定時維護。“住了20多年了,你要是不問避雷針,我還真沒有關心過。”家住永豐17層頂層的李先生告訴記者,雖然在頂層寓居,但還真沒注意過避雷設備,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定時維護檢查。隨后記者跟李先生上樓頂發現,該樓根本沒有避雷設備。
據業內人士表明,由于避雷針設備大多暴露在外界環境中,常年經受風吹雨淋,比較容易出現腐蝕、開焊等疑問,需要通過定時檢查來保證其安全和正常運用。如果由于沒有得到定時維護,避雷設備相關功能出現故障,非但不能避雷,反而可能會通過水管等金屬管道“引雷入室”,對修建物或其中的人員形成更大的損害。
部分小區未定時檢查
記者連續撥通了五個小區的物業電話,以業主身份咨詢小區的防雷情況,雖然這五個物業公司都表明他們小區的防雷設備在當初建成的時候肯定驗收合格,但是只有兩個物業公司知道防雷設備每年都要檢查,并且不用業主掏檢查費。
“沒聽說過需要每年檢查,也沒有業主要求做這方面的檢查。”其中兩家物業公司都表明不清楚這件事。第五家小區物業則說每年都會有物業人員進行相關設備的檢查,“主要就是上去看看避雷針壞沒壞,沒聽說過要找專業的部分用專門的檢查儀器進行檢查。”防雷工程
由于費用由誰出并沒有明確的規定。業內人士表明,檢查費用可從物業管理的一些公共收入中支出,而如果防雷設備出現了質量疑問,就要看是不是在質保期內,如果在質保期內出現疑問,就由開發商負責,如過了質保期,需要比較大的資金修理可以請求動用修理基金。
不檢查避雷設備
最高罰款一萬元
這些避雷設備是不是需要定時檢查呢?記者帶著這樣的疑問,來到某小區物業。在這里得知,小區建成后避雷設備就沒有進行過檢查,由于檢查一次費用很高,小區物業費收得都很費勁,如果再向業主收檢查費那肯定收不上來,物業公司也很難從專項修理資金中支出進行檢查。
記者查閱材料了解到,2000年《氣象法》實施后,新建修建的避雷設備從設計施工到竣工驗收都要經過氣象部分監管驗收,驗收合格后,房子才能交付運用。
2005年4月1日起實施的《遼寧省雷電災害防御管理規定》中明確要求,關于應當安裝避雷設備而拒不安裝、拒絕接受避雷設備檢查或許未依照規定請求重新檢查的以及暗自移動、改變或許損壞避雷設備的,由氣象主管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
避雷設備 律師說法
有居民希望相關部分進一步加強宣傳、管理工作,提高市民的防雷認識,關于不按法律法規請求避雷設備年檢的小區,相關部分應該加強監管,同時定時開展防雷安全自檢與聯合檢查工作。這樣,才能真正地處理目前居民小區存在的防雷安全疑問。
市曉云律師事務所的韓律師認為,通常情況下,雷擊屬于自然災害,其形成的損失由居民自己承當。同時,居民可通過購買保險公司供給的專門觸及雷電、地震等自然的特定保險品種,對家庭財產進行投保。當然,這也不是混為一談的。如果經過相關部分檢查鑒定后,雷擊事故是由于住所防雷設備建造不符合規定或維護不當導致的,那應由開發商或物業公司來承當相應職責。
小區委托檢查寥寥無幾
據市氣象局執法大隊相關人員介紹,與一般企事業單位不同,小區修建物產權歸居民自己,物業公司只是受居民委托進行物業管理。由于防雷檢查觸及成本費用,相關物業收費政策規定沒有明確防雷收費項目,所以支付檢查費用物業公司做不了主,而居民的意見又很難統一,許多居民存有僥幸心里,認為雷擊屬小概率事件。但每年,我市都有因雷擊形成財產損失的。
目前我市新建住所小區均已安裝防雷設備,且竣工時都必須接受防雷機構的專業檢查后才能完結驗收,但在售房及業主入住后,這些樓盤的物業一般不會再主動要求專業機構檢查,一些老舊小區已經十幾年沒有進行過防雷檢查,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急需進行檢查和整改。防雷工程
夏日是雷雨多發的季節,今年我市的雷雨天氣比往年多。關于高層住所來說,避雷設備是雷電的克星,也是人身和財產的保護傘。那么,避雷設備因年長日久防雷功能是不是會減弱?這些避雷設備是不是有人定時檢查呢?為此,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多個小區的避雷設備并沒有進行年檢,一些老舊小區的高樓還沒有避雷設備,或許避雷設備長時間無人管理,已出現老化損壞等表象。
8月24日,記者走訪了永豐、水塔區域的高層小區,不少避雷設備都已出現不同程度的腐蝕表象。
永豐的五金城小區,樓頂的避雷針已經銹蝕;永豐17層沒有看到避雷針的蹤影;水塔的高層小區的避雷針支架斷開……最為常見的是,不少高層的樓頂架設著太陽能和電線,非常容易形成雷擊。防雷工程
“雷雨時,雷電的溫度高達6000~10000攝氏度,高層住所如果不注意防雷,雷電形成的危害將非常嚴重。”市氣象局執法大隊的黃隊長坦言道。
記者隨后詢問了數位小區居民,他們均不清楚樓頂是不是安有避雷設備以及避雷設備是不是有人定時維護。“住了20多年了,你要是不問避雷針,我還真沒有關心過。”家住永豐17層頂層的李先生告訴記者,雖然在頂層寓居,但還真沒注意過避雷設備,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定時維護檢查。隨后記者跟李先生上樓頂發現,該樓根本沒有避雷設備。
據業內人士表明,由于避雷針設備大多暴露在外界環境中,常年經受風吹雨淋,比較容易出現腐蝕、開焊等疑問,需要通過定時檢查來保證其安全和正常運用。如果由于沒有得到定時維護,避雷設備相關功能出現故障,非但不能避雷,反而可能會通過水管等金屬管道“引雷入室”,對修建物或其中的人員形成更大的損害。
部分小區未定時檢查
記者連續撥通了五個小區的物業電話,以業主身份咨詢小區的防雷情況,雖然這五個物業公司都表明他們小區的防雷設備在當初建成的時候肯定驗收合格,但是只有兩個物業公司知道防雷設備每年都要檢查,并且不用業主掏檢查費。
“沒聽說過需要每年檢查,也沒有業主要求做這方面的檢查。”其中兩家物業公司都表明不清楚這件事。第五家小區物業則說每年都會有物業人員進行相關設備的檢查,“主要就是上去看看避雷針壞沒壞,沒聽說過要找專業的部分用專門的檢查儀器進行檢查。”防雷工程
由于費用由誰出并沒有明確的規定。業內人士表明,檢查費用可從物業管理的一些公共收入中支出,而如果防雷設備出現了質量疑問,就要看是不是在質保期內,如果在質保期內出現疑問,就由開發商負責,如過了質保期,需要比較大的資金修理可以請求動用修理基金。
不檢查避雷設備
最高罰款一萬元
這些避雷設備是不是需要定時檢查呢?記者帶著這樣的疑問,來到某小區物業。在這里得知,小區建成后避雷設備就沒有進行過檢查,由于檢查一次費用很高,小區物業費收得都很費勁,如果再向業主收檢查費那肯定收不上來,物業公司也很難從專項修理資金中支出進行檢查。
記者查閱材料了解到,2000年《氣象法》實施后,新建修建的避雷設備從設計施工到竣工驗收都要經過氣象部分監管驗收,驗收合格后,房子才能交付運用。
2005年4月1日起實施的《遼寧省雷電災害防御管理規定》中明確要求,關于應當安裝避雷設備而拒不安裝、拒絕接受避雷設備檢查或許未依照規定請求重新檢查的以及暗自移動、改變或許損壞避雷設備的,由氣象主管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
避雷設備 律師說法
有居民希望相關部分進一步加強宣傳、管理工作,提高市民的防雷認識,關于不按法律法規請求避雷設備年檢的小區,相關部分應該加強監管,同時定時開展防雷安全自檢與聯合檢查工作。這樣,才能真正地處理目前居民小區存在的防雷安全疑問。
市曉云律師事務所的韓律師認為,通常情況下,雷擊屬于自然災害,其形成的損失由居民自己承當。同時,居民可通過購買保險公司供給的專門觸及雷電、地震等自然的特定保險品種,對家庭財產進行投保。當然,這也不是混為一談的。如果經過相關部分檢查鑒定后,雷擊事故是由于住所防雷設備建造不符合規定或維護不當導致的,那應由開發商或物業公司來承當相應職責。
小區委托檢查寥寥無幾
據市氣象局執法大隊相關人員介紹,與一般企事業單位不同,小區修建物產權歸居民自己,物業公司只是受居民委托進行物業管理。由于防雷檢查觸及成本費用,相關物業收費政策規定沒有明確防雷收費項目,所以支付檢查費用物業公司做不了主,而居民的意見又很難統一,許多居民存有僥幸心里,認為雷擊屬小概率事件。但每年,我市都有因雷擊形成財產損失的。
目前我市新建住所小區均已安裝防雷設備,且竣工時都必須接受防雷機構的專業檢查后才能完結驗收,但在售房及業主入住后,這些樓盤的物業一般不會再主動要求專業機構檢查,一些老舊小區已經十幾年沒有進行過防雷檢查,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急需進行檢查和整改。防雷工程